股票啦网 www.gupiaola.com 2021年04月07日报道:虽然并非眼前风险
摘要
中概股销售市场概况:中资公司重大组成部分大陆怎么投资美股,新经济发展占主导
美国中概股是中国上市公司特殊是海外中资股的重大组成部分。据统计,目前在美上市中概股(不含主上市地为香港的国企)共有263家,市值1.62万亿美元,占总体中资公司的约9%,占海外中资股的~29%。聚合于互联网、教育、科技等新经济发展行业。虽然面临复杂环境,中概股赴美上市仍然活泼,2021年初至今已有20家公司上市,融资42亿美元。
回归现状及影响:回归13家,香港部分占16.6%;强化港股新经济发展地位
2018年香港证券交易所修改上市制度以来,已有13只中概股保留美股上市地位同时通过在港股二次上市方式实现回归,聚合在消费、信息科技、医疗保健领域。目前看节奏上还在不断加快。通过预测已回归13家公司,人们发觉以下特征和影响:1)份额:已有相当部分的股份转换到港股交易大陆怎么投资美股,人们测算香港部分交易市值为1.31万亿港币,占总体市值的16.6%,其中阿里和京东已达到21%和17%。2)成交:多数公司在香港的成交占比都要高于其在香港的市值和股份占比,总体达18%,这表明港股部分的成交换手相对更为活泼。3)股价:二次上市后股价并没有突出重估,且港美价差长期看也基础可以忽略。4)影响:带头和聚拢效应强化港股销售市场作为新经济发展桥头堡和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
前景展望:外部压迫、制度便利和聚拢效应将共同促进更多中概股回归
一方面,虽然并非眼前风险,但外部压迫不断增加会促使更多中概股从长远角度挑选回归作为以备不时之需,特殊是考虑到较低的回归成本。另一方面,香港证券交易所也以更开放和包容的心态欢迎中概股公司回归,最近新的咨询程序显示还可能进一步放宽对非新经济发展公司二次上市的条件。更重大的是,回归后的正反馈效应,例如“新经济发展”聚拢和示范效应、对公司运营更加熟悉的投资者群体,以及更高的成交活泼度,也都成为更多中概股挑选回归的理由。根据当前香港证券交易所的上市规则,人们在正文中挑选当前符合回归条件的中概股公司约有19家,潜在符合条件的公司可能更多。
基准指数与港股通(501309):纳入条件、前景与资金测算
纳入重大基准指数和港股通(501309)不仅意味着公司知名度的提升,也会带来相应的资金流入。具体看来,1)恒生和国企指数:目前已经可以纳入,且最新恒指优化中进一步上调权重上限至8%、提高行业代表性和缩短IPO纳入时间等措施都或使更多龙头中概股有机会被纳入、并带来被动资金流入(追踪恒指和国企指数ETF规模分别为211亿和50亿美元);2)恒生科技指数:作为新经济发展风向标大陆怎么投资美股,有较强代表性,目前也可以纳入。成分股固定30只且权重上限8%,ETF追踪规模43亿美元;3)港股通(501309):目前关键二次上市中概股基础符合已有指数条件和技术门槛(如恒生综合指数成分股、以及同股不同权公司上市时间和规模等等),但何时以及是否纳入还面临不确定性。假如后续可以纳入的话,假设中概股与已在港股通(501309)范围内可比公司的南下持股比例基础相当的话,人们测算总体13只中概股潜在资金流入或将达到905亿港币,以阿里和京东为例分别或达到644和114亿港币。
正文
美国上市中概股销售市场概况
谈到美国中概股大陆怎么投资美股,通常所指的都是第一上市地在美国但实际控股人或业务核心位于中国内地的民营企业(第一上市地在香港、再通过DR方式在美国挂牌的国企往往不在此定义范畴内,例如此前的三大运营商)。
美国中概股是整个中国上市公司特殊是海外中资股的重大组成部分。根据统计,截至2021年3月31日,在美国上市的中概股(不包含美国上市国企)共有263家,静观流通市值规模1.62万亿美元。虽然从个数看来,中概股公司仅占到总体近6000家上市公司的4%,但由于其中不乏一些龙头公司,因此市值规模占比达9%,占全部海外上市中资股的29%。
聚合于互联网、教育、科技等新经济发展公司是美国上市中概股的典型特点,特殊是在2018年香港证券交易所修改上市规则便利愈来愈多新经济发展公司上市和中概股回归之前更是如此。从GICS一级行业分布看来,在美国上市中概股聚合在可选消费(159936)和信息技术(159939)两个新经济发展版块。从市值看来,可选消费(159936)公司占总市值的58%,撑起中概股半边天。其它,信息技术(159939)和电相信务分别占13%和7%。总体看来,美国中概股新经济发展版块市值占比达87%,突出高于港股销售市场和A股大盘的67%和45%。从IPO数量看来,可选消费(159936)和信息技术(159939)行业的公司还是登陆美国交易所的主力军。
上市地以纳斯达克主导,考虑到中概股的版块分布,这一点也不难明白。具体看来大陆怎么投资美股,263家在美上市的中概股中,185家(即70%)公司在纳斯达克上市,另有72(27%)和6(2%)的公司于纽交所和美国证券交易所上市。截止2021年3月31日,在三地上市中概股的流通市值分别为6418/9652/4亿美元。
中概股赴美IPO公司依然活泼。从历史行情趋势上看来,中国企业赴美上市频率自2010年以来延续上升。从2012年2家中国公司赴美上市,上升至2020年的23家。即便在国际形势日益复杂的背景下,2020年中国公司美国IPO募资40.1亿美元,较2019年增长50%左右。2021年年初至今,已有20家中国公司于纳斯达克上市,募资规模达42亿美元。
图表:美国中概股是整个中国上市公司特殊是海外中资股的重大组成部分
资料来源:Bloomberg大陆怎么投资美股,中金公司(03908)钻研部;数据截止至2021年3月31日
从历史表现看来,中概股相对弹性更高,累计收益跑赢A股港股。中概股销售市场(以纳斯达克金龙指数为标准)2016年以来年化回报为14%,分别跑赢沪深300和恒生指数6%和5%。从年度表现维度看,除了2016年和2018年总体销售市场大幅下滑外,中概股都普遍展现出较高的弹性。从估值和盈利的角度看来,中概股年初至今估值萎缩22.4%,盈利扩张24.6%。2016年以来,中概股表现由盈利扩张贡献居多。
图表:2016年以来中概股年化回报率高于港股与A股大盘,但波动率也相对更高
资料来源:Factset大陆怎么投资美股,中金公司(03908)钻研部;数据截止至2021年3月31日
图表:中概股2021年初至今表现关键由盈利贡献
资料来源:中金公司(03908)钻研部;数据截止至2021年3月31日
图表:截至2021年3月31日大陆怎么投资美股,在美国上市的中概股共有263家,流通市值达1.62万亿美元
资料来源:中金公司(03908)钻研部;数据截止至2021年3月31日
图表:近年来中概股赴美IPO仍然活泼
资料来源:Factset大陆怎么投资美股,中金公司(03908)钻研部;数据截止至2021年3月31日
图表:在美上市的中概股聚合在可选消费(159936)和信息技术(159939)行业;从市值看来,可选消费(159936)公司占总市值的58%
资料来源:中金公司(03908)钻研部;数据截止至2021年3月31日
图表:从IPO的公司角度看来大陆怎么投资美股,可选消费(159936)和信息技术(159939)领域公司还是主力军
资料来源:中金公司(03908)钻研部;数据截止至2021年3月31日
图表:中概股相针对A股和港股的行业特点一览
资料来源:中金公司(03908)钻研部
当前情形:中概股回归的现状与影响
现状:哪些中概股已经回归?
目前中概股回归港股关键有三种途径,分别为私有化退市后赴港直接上市(Primary listing,例如中国飞鹤)、港股美股双重上市(Dual primary listing,如百济神州)以及通过挂牌的方式二次上市(Secondary listing大陆怎么投资美股,如阿里巴巴(01688)等)。由于直接私有化退市所需赎回基金规模大,同时针对股权结构复杂、外资股东占比高的中概股私有化退市成本较高、耗费时间长;而双重关键上市需要同时满足两个销售市场监管要求,这无疑加大了企业的合规成本。因此,保留美股上市地位的同时在港股二次上市便成为当下中概股回归的首选和主流。特殊是2018年上市制度修改以来,新经济发展公司赴港上市门槛降低,使得中概股可以快速便利回归。
已经回归了多少?自2018年香港进行上市制度革新为中概股香港二次上市铺平了道路以来,已有13只中概股赴港二次上市,新募资规模2,802亿港元。当前这些二次上市的中概股已经转化为香港部分的流通市值规模为1.31万亿港币[1](人们通过香港证券交易所提供的注册在香港的股份,扣除仍然被托管行所持有的部分,作为近似的估算)。
已回归结构如何?已经回归的中概股中,消费、信息科技、医疗保健等新经济发展龙头占比超过90%。从结构层面看来,当前已赴港二次上市的13家企业中消费类有5家、信息技术(159939)类5家、医疗保健类1家。消费类占该13家企业总市值的89%左右。其中,阿里巴巴(01688)市值规模最大,交易最为活泼。阿里巴巴(01688)香港部分30日日均成交额约67亿港元,占到二次上市中概股日均总成交规模103亿港元的67%。
中概股回归节奏。2019年启动,2020年突出加快,今年可能连续这一势头。2018年香港证券交易所公布上市新规至2019年末仅有两只中概股赴港上市大陆怎么投资美股,分别为百济神州和阿里巴巴(01688)。2020年富余的流动性和活泼的销售市场、龙头公司的带头效应、以及外部不确定性等多重因素都使得中概股赴港上市频率加快,全年一共9家中概股成功在香港二次上市,其中包含了网易、京东、华住、百盛中国等新经济发展龙头企业。2021年初以来中概股赴港二次上市动能连续,目前已有三家中概股成功回归。
图表:2020年外部不确定性因素增加,加快中概股赴港二次上市频率
资料来源:Wall Street Journal,中金公司(03908)钻研部
图表:2018年以来中概股二次上市公司一览
资料来源:Factset大陆怎么投资美股,Bloomberg,中金公司(03908)钻研部;数据截止至2021年3月31日
图表:二次上市中概股新经济发展版块市值占比超90%
资料来源:中金公司(03908)钻研部;数据截止至2021年3月31日
注:香港股占比用CCASS机构持股数据估算;数据截止至2021年3月31日
影响:二次上市或对股本、成交和股价的影响
#1、多少股份已转换到香港交易?已有相当部分转换到港股
中概股二次上市后,公司在美国销售市场交易的存托凭证(ADR)与香港销售市场的平凡股可以实现良好可兑换(fully fungible)。以阿里巴巴(01688)股为例大陆怎么投资美股,美国投资者持有的阿里巴巴(01688)ADR(BABA.US)可以以1比8的比例转换为阿里巴巴(01688)香港股(9988.HK),在香港销售市场交易。阿里巴巴(01688)在美国/香港的托管银行负责将投资者的香港或ADR相互转换,转换时间一般为2个工作日,也正是由于这一因素才使得港股和美股两地的溢价基础可以忽略不计。
人们注意到,中概股股份转换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渐渐增多。目前看来,已有相当部分股份转换到港股交易,人们测算香港部分交易市值为1.31万亿港币,占总体市值的16.6%,以回归最早的阿里巴巴(01688)为例,目前已经有 21%的股份在香港销售市场交易。而上市不到半年的宝尊电商、新东方、百度(BIDU)和汽车之家等,在香港销售市场交易的部分占比均不到10%。
具体而言,基于上文中提到的估算方法,人们统计从2020年3月至2021年2月,阿里巴巴(01688)股东从美国净转换了25.9亿股至香港销售市场。截至2021年3月31日,香港部分股占其总股数的21%,较其2020年3月水平抬升13%。除阿里巴巴(01688)外,京东与网易香港股部分的占比也同样上升。网易香港股占比由2020年6月末的5%上升至2021年2月末的9%,净转换1.2亿股;京东香港股占比由5%上升至14%,净转换2.8亿股。
2020年外场环境不确定增加,也可能促使一部分投资者将股份转换至香港交易。2020年8月大陆怎么投资美股,财新报道[2],在外场环境变化的背景下,阿里巴巴(01688)大股东Baillie Gifford和淡马锡等将其手中近13亿阿里巴巴(01688)股转换为香港平凡股。
#2、二次上市后成交活泼度如何?交易占比普遍高于市值占比,表明在香港成交更活泼
随着赴港上市中概股香港部分股占比上升,这些股票在香港销售市场的成交占比也同时扩大。例如,阿里巴巴(01688)香港部分成交额占比(香港+美国)由2020年7月的16.3%上升至2021年3月31日的18.3%;京东由16.0%上升至19.6%;可是网易由26.2%小幅下滑至24.2%。
总体看来,在香港部分的成交占比(18%)基础都要高于股份和市值占比(16%)大陆怎么投资美股,这也表明在港股部分的投资者成交换手频率更高。例如,人们估算2月京东香港销售市场日均成交换手率为1.5%,小幅高于美国销售市场的1.3%。阿里巴巴(01688)香港部分成交换手率也在去年6月至9月高于美国销售市场。
往前看,如若纳入港股通(501309)则有望进一步提升交易活泼度。港股销售市场受国内投资者影响渐渐增大,南下资金成交额已经占港股总体的25%左右。同时国内投资者更偏好新经济发展版块,对中概股中科技与消费龙头应该有相当高的投资需求。当前二次上市中概股仍未被纳入港股通(501309),国内投资者加大对中概股敞口的途径较为有限。以同样作为龙头的腾讯与阿里巴巴(01688)对比,阿里巴巴(01688)香港部分当前日均成交额约为69亿港币,而腾讯则达176亿港币。在南下资金大幅流入期间,腾讯与阿里成交额差距拉大。由此看来,若将来中概股纳入港股通(501309),其交易活泼度可能大幅抬升。
图表:阿里巴巴(01688)香港成交额已占其总成交额(港股+ADR)的20%左右
资料来源:Bloomberg大陆怎么投资美股,中金公司(03908)钻研部
图表:阿里巴巴(01688)在美国销售市场的成交换手率与香港相当
资料来源:Bloomberg,CCASS,中金公司(03908)钻研部
图表:京东在香港销售市场换手率高于美国销售市场
资料来源:Bloomberg大陆怎么投资美股,中金公司(03908)钻研部
图表:南下大幅流入时腾讯-阿里巴巴(01688)成交额差扩大
资料来源:Bloomberg,中金公司(03908)钻研部
图表:香港二次上市后中概股股价并没有突出抬升
资料来源:Bloomberg大陆怎么投资美股,中金公司(03908)钻研部
#3、对股价有无影响?重估效应并不突出,价差基础可以忽略
中概股二次上市后股价未有突出重估。当前ADR与港股良好可兑换的属性使二次上市股在香港销售市场价格与美国销售市场紧密相连。赴港上市后,中概股虽然香港交易占比不断提升,但股价与估值水平的重估到并不非常突出。
二次上市中概股价差基础可以忽略。由于两地股份良好可兑换大陆怎么投资美股,加上港币挂钩美元,因此在忽略的一些税费、以及交易时间与成本的摩擦后,两地价差基础可以忽略。
其背后可能的原因在于:一方面,中概股二次上市理论上在一开端并非直接触达了更多的新增投资者,而是针对原有的投资者有更多的交易地挑选。另一方面,港股上市部分占比相对较小,再加上美股和港股两地良好可兑换的特点,也使得股价表现很难良好因为单纯的在香港二次上市就隐藏系统性的重估。当然,假如后续能够得以纳入沪港通投资范围的话,则将可能因为有新增的投资者群体而更为受益。
#4、对香港销售市场的意义?新经济发展占比大幅提升,巩固新经济发展桥头堡地位
从总体香港销售市场的角度大陆怎么投资美股,大批高质量中概股龙头回归不断加快、叠加原本港股新经济发展上市公司的不断增加,都进一步加强并巩固香港销售市场向中国“新经济发展桥头堡”的转型。
年初至今“新经济发展”版块IPO募资规模占比达到97%。香港销售市场融资规模近几年稳居全球前三,而在大量的融资事件中,新经济发展占比不断提升。具体看来,2021年初至2021年3月31日,在32家IPO的公司中,22家为新经济发展公司,其融资规模占比已贴近97%,较2020年80%进一步提升,而该数值在2015年前仅20%左右。
“新经济发展”聚拢地初具规模,随着愈来愈多能代表新中国风貌的新经济发展企业赴港上市,人们认为香港作为中国新经济发展企业境外融资和投资者投资新经济发展版块的桥头堡地位将进一步巩固加强。
图表: 香港销售市场过去多年一直是全球排名靠前的IPO融资销售市场
资料来源:HKEX大陆怎么投资美股,FactSet,中金公司(03908)钻研部;数据截止至2021年3月31日
案例:网易、京东、华住
#1、网易(2020年6月11日于香港二次上市)
网易是全球最大的嬉戏公司之一。网易成立三年后在2000年便于美国上市。上市至今是美国销售市场表现较为突出的公司之一大陆怎么投资美股,网易自2000年6月以来年化总收益率为29%,高于谷歌和Facebook等美国科技龙头。
网易2020年6月11日在香港上市,募资243亿港元,成为自阿里巴巴(01688)后第二个回归港股销售市场中概股。CEO丁磊在二次上市后表达赴港上市关键的促进因素为回到“互相更为熟悉”的销售市场,使其更能“促进人们之间的协作”从而“为用户带来更大的价值”。
图表:网易赴港上市大事件梳理
资料来源:中金公司(03908)钻研部
#2、京东(2020年6月18日于香港二次上市)
京东于2014年5月于美国纳斯达克上市,融资18亿美元,成为当时美国上市最大的中资公司。京东赴美上市时间略早于阿里巴巴(01688)。通过京东大陆怎么投资美股,美国投资者首次直接参与中国线上零售的进展,同时,京东首发也为阿里巴巴(01688)在同年9月赴美上市试探了销售市场的反应和心绪。京东在纳斯达克近6年以来回报317.4%,当前日均成交额约10亿美元。
京东2020年6月18日于香港二次上市,上市时间仅比网易晚了一周。京东赴港发行共1.33亿股,募资约300.5亿港元。发行当日正值京东电商“618”购物节,京东香港股价当日上涨3.5%。
#3、华住(2020年9月22日于香港二次上市)
华住是中国第二大的酒店运营商大陆怎么投资美股,旗下包含汉庭连锁酒店、全季酒店等。华住于2010年3月在纳斯达克发行900万美国存托凭证,总募资约1.1亿美元。上市首日,华住股价攀升14%。
即便疫情在2020年严峻打击了旅行酒店业,华住仍于2020年9月22日在香港证券交易所上市,以297港元美股的发行价发行约2,040万平凡股,总募资60.6亿港元。华住发行价格略低于美股收盘价格,首日交易股价逆势暴涨4%。
图表:网易美股上市以来年化收益率高于美国科技龙头谷歌、Facebook等
资料来源:Bloomberg大陆怎么投资美股,中金公司(03908)钻研部
图表:中概股香港销售市场二次上市首个交易日表现
资料来源:中金公司(03908)钻研部
前景展望:估计将有更多中概股赴港上市
外部环境:现行政策不确定性可能促使更多中概股挑选回归
2020年以来,中概股所面临的外部环境不确定有所增加大陆怎么投资美股,虽然一些风险非马上且必定发生的,但从长远进展角度考虑,外部压迫不断增加会促使更多中概股挑选回归作为以备不时之需,特殊是考虑到较低的回归成本。
在面临外部不确定性的背景下,针对符合条件的中概股公司而言,二次上市对企业没有太多新增成本,同股同权、香港联系汇率制度也使得二次上市对美国上市主体的扰动最大限度降到最低,因此挑选回归都不啻为一个“百利而无一害”的后备方案。同时,阿里巴巴(01688)、京东、网易等一批龙头公司已经赴港二次上市也给其他中概股公司起到带头示范效应。
制度条件:香港证券交易所优化上市制度、拥抱新经济发展
香港证券交易所正在以更为开放和包容的心态欢迎中概股公司赴港上市,更加优化的上市制度将为中概股回归提供便利。此前,A股和港股对具有未盈利、同股不同权等架构或特征的公司设置了上市限制,因此部分新经济发展龙头企业只得赴美融资。与此同时,以大中国为业务重心的公司一般无法在香港二次上市大陆怎么投资美股,且在2013年9月公布的《联合现行政策声明》中被再次明确禁止。但这一局面在2018年香港证券交易所对上市制度进行革新后发生变化。2018年4月24日,香港证券交易所公布的最新版《上市规则》,通过三大举措吸引新经济发展公司来港上市,关键包含:1)同意尚未盈利的生物科技(501009)公司在港上市;2)开放同股不同权限制,以及3)接纳业务重心在大中国地区的企业同意在港二次上市。该新规为香港销售市场开启了新篇章,特殊是吸引在纳斯达克交易所、纽约证券交易所和伦敦证券交易所上市的中资企业(特别是“新经济发展”版块企业)的目光,制度革新为中概股回归中国销售市场开发了更具包容性的新通道。二次上市要求上市公司可保留现行VIE结构及不同投票权架构需满足肯定要求(已上市版块、已上市时间和市值规模)等,同时为符合条件且想要回中国销售市场融资的公司提供方法指引。
香港证券交易所最近就进一步放宽海外发行人上市规则征求销售市场意见[3],为更多公司回归提供便利。2021年3月31日,香港证券交易所进一步提出了优化和简化海外发行人赴港上市制度的咨询文件,意见大幅放宽中概股赴港二次上市的限制,以吸引更多公司赴港上市。其中最为瞩目的意见包含在二次上市要求中取消对运用同股同权架构的公司需属创新产业的限制,以吸引优质传统行业;双重关键上市企业可保留不同投票权(WVR)架构、可变利益实体(VIE)架构,即便日后在海外退市,也仍可再次保留其不同投票权架构。此次公布咨询将在2021年5月31日完毕,虽然上述意见是否可以落地还有待确定,但香港证券交易所吸引全球企业赴港上市、以更加开放的心态迎接中概股回归的决定将是毋庸置疑的。人们估计不断优化和简化的上市制度将延续吸引海外优质企业与中概股赴港关键上市或第二上市,港股销售市场逐步汇聚中国新经济发展优质龙头公司的优势将不断显现,对来自全球包含大陆的投资者吸引力也将进一步增强。
回归正反馈:聚拢效应、更加熟悉的销售市场环境、更高的成交活泼度
针对是否挑选港股上市这个问题而言,港股缺少与A股足够大的销售市场结构和表现上的差异性,一直是此前港股销售市场被投资者“诟病”的短板。然而大陆怎么投资美股,随着香港制度变革、互联互通机制优化、以及愈来愈多优质头部公司赴港上市,特殊是互联网巨头在香港的二次上市,使得香港渐渐形成“人无我有”的独特生态,改变了香港销售市场的新老结构,丰富了香港销售市场的上市资源,提升了港股销售市场的总体流动性。
“新经济发展”标的聚拢和示范效应。港股销售市场逐步汇聚中国新经济发展优质龙头公司,其逐步打造成的新经济发展“桥头堡”和聚拢地的效应针对吸引更多上市公司和投资者有很强的示范效应。根据Datastream统计的港股1973年以来行业市值占比,人们可以清楚的看到,港股销售市场在90年代之前,上市公司类别均较为单一,关键以金融和周期主导。2010年之后,科技类公司市值占比逐年增多,特殊是香港证券交易所2018年上市制度革新更是为新经济发展公司提供了更加便利的条件。伴随一批新经济发展公司赴港上市以及中概股公司回归港股,港股销售市场新经济发展版块已初见规模。得益于此,香港销售市场上已经聚拢了一批独具特色,且相针对A股较为稀缺的版块,例如互联网巨头、特色医疗、教育、物业治理、餐饮、日常消费以及博彩等娱乐服务版块,吸引了大量海外资金和大陆资金流入并驻留香港,进而进一步强化和巩固香港销售市场作为全球金融中心和投资中国“桥头堡”的地位。
更为熟悉的销售市场环境和投资者群体。中概股回归更深层的意义是让中资企业回到其熟悉的环境中,让这些公司长期的用户进一步成为投资者。中国投资者对中资企业更熟悉,更信任,因此赴港上市可能对公司的市值与流动性带来提升。同时,美国投资者对中资企业产品与销售市场可能熟悉不深,因此公司估值层面上也可能受到肯定负面的影响。回归港股使得中概股能够拉近与实际用户的距离,从而可能对其估值和流动性带来积极的变化。
成交活泼度的潜在抬升,特殊是将来假如能够纳入沪港通范围。港股销售市场的流动性一直被投资者视为短板,但近些年变化销售市场渐渐吸引资金流入大陆怎么投资美股,流动性已经发生了较大改变。一方面,沪深港通开通大幅活泼了港股销售市场。自开通以来(截止至2021年3月31日),南下资金已经流入1.82万亿人民币,为港股销售市场,特殊是新经济发展版块注入了强大的新活力。另一方面,恒生指数不断优化(请参见《详解恒生指数编制方法的五大变化》)、恒生科技指数落地、愈来愈多新经济发展在港聚拢等结构性变化延续吸引海外主动和被动资金不断流入港股。
从已经回归的中概股情况看,其在香港的成交占比也相对更高,表明媲美股销售市场潜在更高的成交活泼度。将来,假如二次上市的中概股得以被纳入港股通(501309)的话,有望促进更多内地资金流入。
因此,总体而言,人们认为,上述正在形成的正反馈在吸引更多中概股回归。中概股回归香港,一方面可以通过纳入指数增加被动资金的流入以及通过其吸引力吸纳主动资金的投资增加其自身股票流动性,规避海外不确定性风险,获得估值提升的空间;另一方面渐渐使得香港销售市场形成新生态,在“新经济发展”聚拢地初具规模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更多企业赴港上市的偏好。
图表:“新经济发展”版块在港股市值占比在不断提升
资料来源:Bloomberg大陆怎么投资美股,WFE,中金公司(03908)钻研部;数据截至2021年3月31日
图表:目前新经济发展版块在香港中资股中占比贴近60%,已经高于A股
资料来源:Bloomberg,中金公司(03908)钻研部;数据截至2021年3月31日
图表:港股通(501309)南下前10大活泼股票行业分布
资料来源:Bloomberg大陆怎么投资美股,中金公司(03908)钻研部;数据截至2021年3月31日
图表: 港股是全球第四大交易所,但成交和换手率却突出落后…
资料来源:Bloomberg,WFE,中金公司(03908)钻研部;数据截至2021年3月31日
图表:香港特色/稀缺行业与股票一览
资料来源:中金公司(03908)钻研部;数据截止时间2021年3月31日
股票挑选:还有哪些中概股可能回归?
规则条件:赴港二次上市规则
人们在《中概股回归港股六问》报告中详细梳理过中概股回归需要遵循的规则和细则。根据香港证券交易所于2018年新修订的《上市规则》对大中国及海外公司在港上市做了详细规定。
中资股作为海外公司可以在港主板以及创业板(159915)寻求关键上市(primary listing)、双重关键上市(dual primary listing)或在主板寻求二次上市(secondary listing)。
在港寻求关键上市或双重关键上市的中资股一定遵守香港证券交易所的全部相关《上市规则》大陆怎么投资美股,而已在合资格上市交易所关键上市并寻求在港作二次上市的中资股可以有肯定的《上市规则》豁免权。二次上市要求上市公司可保留现行VIE结构及不同投票权架构需满足肯定要求(已上市版块、已上市时间和市值规模)等,同时为符合条件且想要回中国销售市场融资的公司提供方法指引。具体为:
1) 一定已在合资格上市交易所(纽约证券交易所、纳斯达克证券销售市场或伦敦证券交易所主销售市场)上市且于至少两个完整会计年度期间维持良好合规记录;
2) 上市时市值至少400亿港元,或上市时至少100亿港元且最近一个经审计会计年度收入至少10亿港元。
股票挑选:19家中概股符合回归条件
根据上述规则和要求,人们梳理了在美国上市的中概股,剔除已在港股上市的公司大陆怎么投资美股,市值在400亿港元以上的公司有9家;其他中概股中,符合市值100亿港元公司且近一年度收入10亿港币的公司有10家。因此,当前良好符合条件公司共19家,对应合计总市值约2.33万亿港元,即3,003亿美元;还有其他一些潜在标的。假设按照这些公司都回归港股且平均新发行7%(已经回归港股二次上市公司平均发售新股比例为7.3%)的股份来计算,合计融资可能在1,705亿港元左右。
此外,除了潜在可能回归的中概股公司外,人们根据香港证券交易所披露的信息挑选了目前处于IPO聆讯情况的公司,结局显示正处于聆讯阶段的公司中有53%为新经济发展公司。
可能赴港二次上市的中概股测算请见报告原文
图表: 2018年革新后香港IPO标准更有利于“新经济发展”企业上上市
资料来源: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规则大陆怎么投资美股,香港联交所创业板(159915)上市规则,中金公司(03908)钻研部
指数与沪港通:纳入前景与条件
恒生和国企指数:延续优化并提高权重上限
2020年5月18日,恒生指数公司宣布同意将二次上市公司与同股不同权公司纳入恒生指数和恒生国企(159960)指数。为了预防一次性过大冲击,设定此类股票比重上限不超过5%。2020年8月大陆怎么投资美股,恒生指数公司在季度指数调整中首次纳入阿里巴巴(01688),为二次上市公司进入港股通(501309)可投资标的打通第一道大关。截止至2021年3月31,阿里巴巴(01688)在恒生指数中权重为4.98%。除此之外,阿里巴巴(01688)、京东和网易也被纳入恒生国企(159960)指数,股票权重分别为4.89%、1.66%和0.59%。
随后在2021年3月,恒指公司在系统性优化恒指代表性的咨询结局中,其中涉及到中概股的最大变化是统一对全部恒生指数和恒生国企(159960)的成分股运用8%权重上限,即将二次上市和同股不同权公司权重上限从5%提高至8%。此举不仅提升了指数的合理性和客观性,也有助于鼓舞更多公司以同股不同权和二次上市形式赴港融资。其他变化还包含:将恒生指数成分股由现在的55只增加到80只,将来固定到100只;扩充行业代表性,按7个行业组别挑选成分股,以达到更匀称的行业分布;以及将纳入新股的上市历史要求缩短至3个月等等。结合上述变化,人们指数的覆盖广度和新经济发展占比将大幅提高,中长期对增强恒生指数作为香港销售市场旗舰基准指数的代表性、增强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具有积极意义。(请参见《详解恒生指数编制方法的五大变化》)。
恒指编制方法的五大优化在短时间内还将影响潜在被动资金流向。作为港股销售市场的基准旗舰指数,恒生和国企指数有大量的被动资金,规模分别为211亿美元和50亿美元,占当前恒生指数的总市值的0.58%(总市值为29.0万亿港币/3.7万亿美元)。根据恒生指数公司的模拟结局[4],优化后恒指市值有望达到33.4万亿港元,假设指数市值与跟踪其ETF的规模比例比重从现有的0.58%提升至0.8%-1.0%,人们估计将来两年内追踪恒指ETF(82833)的规模将达到343 -429亿美元(即约2670-3338亿港币)的资金流入。
恒生科技指数:打造中国版的“纳斯达克”
恒生科技指数的推出为香港销售市场提供了“新经济发展”投资风向标,同时引导被动基金流入,进一步强化和巩固香港销售市场作为全球金融中心和投资中国“桥头堡”的地位。2020年7月27日恒生指数公司公布恒生科技指数大陆怎么投资美股,该指数编制范围为港股销售市场市值最大的前30家科技公司,选股范围包含云端、数码、电子贸易、金融科技和网络等版块,同时将公司研发能力和收入增长纳入指数调整的考虑条件。恒生科技指数的推出使港股销售市场拥有了科技版块的代表性指数,被销售市场成为港股“纳斯达克”。由于其包含了优质科技龙头公司而延续吸引被动基金流入,形成“优质标的—资金流入”的正向循环。
恒生科技指数以可选消费(159936)、通讯服务和信息技术(159939)主导,三者合计超98%。从股票层面看,该指数科技行业“翘楚”荟萃,阿里巴巴(01688)、腾讯、美团等公司均在名列,多数公司具有不可替代性和稀缺性,资本针对这些标的的追逐将来港股销售市场的一股重大力道。
跟随指数的ETF将带来新的被动资金流入。根据当前Bloomberg统计汇总,追踪恒生科技指数的ETF资金规模约为4.3亿美元。同时,人们根据追踪恒生指数的ETF规模以及恒生指数本身的市值规模比例也可以大致测算将来追踪恒生科技指数的被动基金规模。
如上文所述,当前恒生指数的市值总规模为29.0万亿港币/3.7万亿美元,而追踪其ETF的总规模为211亿美元大陆怎么投资美股,占总市值的0.58%。假设该比例相同,在忽略指数市值增长的前提下,人们估计追踪恒生科技指数(当前总市值为18.1万亿港币/2.3万亿美元)的ETF规模将达到1053亿港币/135亿美元左右。被动资金的流入将进一步增加港股销售市场流动性,为销售市场注入新的活力。
图表:恒生科技指数大幅跑赢
资料来源:恒生指数公司,中金公司(03908)钻研部;数据截至2021年3月31日
图表:恒生科技在过去两年的年度收益超过其他指数
资料来源:Bloomberg大陆怎么投资美股,中金公司(03908)钻研部;数据截至2021年3月31日
图表: 恒生科技指数编制方法
资料来源:恒生指数公司,中金公司(03908)钻研部;数据截至2021年3月31日
图表: 可选消费(159936)和通讯服务占据绝大份额
资料来源:Bloomberg大陆怎么投资美股,中金公司(03908)钻研部;数据截至2021年3月31日
图表:追踪恒生指数、恒生国企(159960)指数和恒生科技指数的ETF基金规模
资料来源:Bloomberg,中金公司(03908)钻研部;数据截止至2021年3月31日
港股通(501309):现有技术门槛已满足大陆怎么投资美股,但何时及是否纳入仍有不确定性
纳入互联互通南下投资范围针对不同公司有不同的要求。除了AH两地同时上市公司可以直接纳入外,针对一般港股上市公司,纳入港股通(501309)可投资范围的关键门槛是成为恒生综合指数的成分股(沪港通为大中盘指数、深港通可以纳入小盘指数中市值大于50亿港币以上公司)。此外,假如是同股不同权公司(代码后缀为W),还需要满足上市满6个月20个交易日,同时市值和总成交不低于200亿和60亿港币的额外条件。进一步的,关键的二次上市给公司(代码后缀为S),已基础符合上述指数的条件和基数门槛,不过后续是否和何时能够纳入还存有肯定变数和不确定性。
自2014年底沪港通开通以来,南下港股通(501309)的投资范围不断扩大。例如深港通开通后,恒生综指小盘股中市值规模在50亿港币以上的公司得以纳入;2019年10月,同股不同权公司也被获准纳入沪港通;2020年11月,沪深港通南下投资范围进一步扩大至港股上市的未盈利生物科技(501009)公司(代码后缀为B)。
假如将来二次上市公司得以纳入的话大陆怎么投资美股,可能带来多少资金流入?人们测算的方法是假设中概股与已经在沪港通可投资范围内的可比公司的最终南下持股比例将基础相当。基于这一假设,人们测算总体目前全部13只中概股的潜在资金流入将达到905亿港币。
具体而言,以阿里巴巴(01688)为例,假如能被纳入港股通(501309),可能会带来644亿港币的潜在南向资金流入。其它,京东、万国数据和网易若纳入港股通(501309),也将带来114亿、34亿和31亿港币的潜在南向资金流入。其它二次上市中概股的资金流向测算请参见下图。
图表:沪深港通相关指数审核及调整时间
资料来源:上交所大陆怎么投资美股,香港证券交易所。深交所,中证指数公司,中金公司(03908)钻研部
三板斧战法陕西延安
云内动力,混改
一日一寸金福建福州
万物上云,云计算,数据中心,
盆满积玉de张无忌广西贵港
好戏开始了
呆呆的初行者浙江东阳
利好爱迪尔,虽然获利不少但我还没出呢
小诺曼底登陆浙江乐清
[围观]
汤姆龙浙江东阳
涨停后都是你推荐的。涨停前怎么不推荐?这就是骗子的伎俩。
上一篇:投资什么美股好_全球经济发展前景仍存有高度不确定性
下一篇:投资美股 佣金:联代科技经历多次熔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