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0-12-23 08:19:19
来源:股票啦
股票啦网 www.gupiaola.com 2020年12月23日报道: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在纽约南区联邦地区法院提起诉讼
已经从美国纳斯达克退市到粉单销售市场近5个月的瑞幸咖啡,再次成为舆论关心焦点。
当地时间12月16日,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表达,针对造假指控,瑞幸咖啡同意支付1.8亿美元(约合11.75亿元人民币)达成和解。与此同时,瑞幸咖啡官方微博也公布声明称,公司与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已就部分前员工涉嫌财务造假事件达成和解,目前公司和门店运营稳定、经营正常。
瑞幸咖啡为什么能通过支付和解金的方式与SEC达成一致?瑞幸支付和解金后,是否意味着公司安全落地?将来还将面临哪些风险?
对此,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的采访了多位法界、学界以及行业专家熟悉到,在美国司法框架下,信披诉讼案件当事人挑选和解较为普遍,就瑞幸咖啡而言,虽然与SEC达成和解,但其还面临投资者的整体诉讼以及司法调查的法律风险。
另一方面,今年以来,瑞幸咖啡经营实体已经连续受到有关主管部门的处罚。将来瑞幸咖啡在融资扩张以及延续盈利等方面仍将面临很大挑战,当然也不排解其走上良性进展的可能。
1.8亿美元达成和解
当地时间12月16日,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在纽约南区联邦地区法院提起诉讼,指控瑞幸违反了联邦证券法的反欺诈、上报、账簿和记录以及内部操纵条款。在没有承认或否认这些指控的情况下,瑞幸同意达成和解,支付1.8亿美元罚金以解决这些指控,不过和解方案仍需法院批准才生效。
据SEC公告,这项罚款可能将用于开曼群岛的临时清算程序中,瑞幸向证券持有人支付的某些款项。向证券持有人转移资金将需得到中国有关部门的批准。除民事罚款之外,和解条款还包含一项永久禁令,即永久禁止瑞幸及瑞幸相关人士违反诉讼中提及的联邦证券法,包含美国《1934年证券交易法》第10(b)条等。
随后,瑞幸咖啡在微博公布声明:瑞幸咖啡与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已就部分前员工涉嫌财务造假事件达成和解。目前公司和门店运营稳定、经营正常。瑞幸咖啡将延续配合监管,将合规工作视为重中之重。同时,公司治理层和员工将再次维持公司稳定经营,延续为消费者提供高品质、高性价比、高便利性的产品和服务。
受此消息影响,瑞幸咖啡股价在美股粉单销售市场的交易中大幅上涨,最高上涨幅度超90%。
司法和解应用普遍
瑞幸咖啡为什么能通过1.8亿美元罚款与SEC达成和解?中概股后续面临同样的问题时,能否也采取和解方式解决?
植德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周皓熟悉美国证券销售市场,他对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表达,在美国司法框架下,双方和解这种处理方式是较为常见的,此前也有很多公司与美国监管部门寻求和解的案例,对双方来说都可以节约诉讼成本。
周皓预测,和解条款中的永久禁令具有肯定警示性作用,“下不为例”说明SEC认为瑞幸的行为性质较为严峻,因此一定将永久禁令纳入和解条款中才足以保卫投资者;罚金数额一般是由双方律师商量得出,“只要法院认为和解的条款是公正合理的,一般情况下法院最终都会批准和解,就瑞幸案件来说,1.8亿美元罚金数额并不算小。”
实际上,在美国大多数信披诉讼案件,大部分都是以和解方式达成赔偿协议。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数字经济发展钻研院履行院长盘和林对记者表达,“诉讼旷日持久,最终也只是获得赔偿,不如达成和解,这是在美股比较常见的一种操作,和解本身没有任何意义。在美国,违规有时候还是一种模糊化处理,和解一旦达成,就指定财务报表期间的诉讼会停止,但假如有新的违规被发觉,仍然会被再次诉讼。”
美股维权律师、北京郝俊波律师事务所主任律师郝俊波曾代理过瑞幸咖啡的投资者整体诉讼。他告知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在诉讼中达成和解,幸免进入诉讼程序,在美国较为常见。“这样可以节约诉讼成本,而且作为监管机构,追求的目的也就是赔偿。既然公司已经主动通过和解形式情愿支付赔偿,相当于惩处的目的已经实现。”
盘和林还表达,中概股遇到类似的问题,都可以采取和解方式。“但值得注意的是,和解是需要投资人同意,而投资人一般是律所代理。律所会对赔偿金额形成一个预测,和解一般需要双方赔偿金额较为贴近的时候才会有效。”
仍有多重风险
虽然与SEC达成和解,但并不意味着瑞幸咖啡财务造假案的完毕,其仍将面临不少风险。
首先,与SEC达成和解并不影响其他主体发起的诉讼。
周皓称,瑞幸目前面临的法律风险关键来自股东整体诉讼和美国司法部的诉讼,“SEC是证券领域的独立监管机构,美国司法部扮演的角色有点类似于公诉方,瑞幸不肯定能逃脱这方面的追责。可是与SEC的和解将有助于在后续案件与其他各方达成和解。”
郝俊波也表达,虽然瑞幸咖啡与SEC取得和解,可是美国司法部针对瑞幸咖啡高管的调查,以及投资者整体诉讼仍在推进中。当然,与SEC和解,为瑞幸咖啡在其它两个案件中争取到了缓冲、和解、调解的余地。
在此案中,瑞幸对SEC的指控并未表明态度。“它既不能承认,又不能否认,可能是考虑到后期仍将面临很多诉讼,现在的表态可能会对后面的诉讼造成影响。”周皓表达。
其次,业内认为国内监管机构对瑞幸咖啡的责任认定不会豁免。盘和林表达,国内方面,是以中国制度来审查瑞幸咖啡。“作为公众企业,由于财报虚伪披露等问题,监管机构不会豁免瑞幸的相关责任,但处罚的力度应该不会太重,因为瑞幸虚伪财报关键的受害人是美股的投资人,所以诉讼官司关键還是在美国。”
就证券监管而言,郝俊波认为,瑞幸咖啡的经营实体在国内,受中国相关监管部门的治理,但上市公司主体为开曼群岛注册,且在美国上市。按法理而言,中国证监会的管辖权是对国内上市企业,如何行使对其他國家上市的国内经营实体的监管,在法律实操中還是空白,“据我所知,中国证监会此前受美国证监会的托付,对瑞幸咖啡在国内的实体进行调查是有法可依的。”
实际上,今年以来,瑞幸咖啡经营实体已经连续受到国内有关主管部门的处罚。7月,财政局部公布瑞幸财务造假事件调查结局,认定自2019年4月起至2019年末,其通过虚构商品券业务增加交易额22.46亿元,虚增收入21.19亿元。
9月,销售市场监管总局及上海、北京销售市场监管部门,对包含瑞幸咖啡(中国)有限公司、瑞幸咖啡(北京)有限公司以及43家第三方公司在内,与瑞幸造假相关的45家公司,作出行政处罚决策,处罚金额共计6100万元。
10月12日,國家销售市场监管总局公布了对瑞幸咖啡(中国)有限公司、瑞幸咖啡(北京)有限公司、北京车行天下咨询服务有限公司等5家公司不正当竞争违法行为的行政处罚决策。决策书显示,5家公司均被顶格处罚200万元。
目前,财政局部针对瑞幸咖啡的具体处罚措施尚未公布,这并不意味着其已经得到豁免。
将来面临不少挑战
“瑞幸咖啡支付和解金之后,最大的问题有两点,其一是融资,其二是盈利。”盘和林表达,其烧钱进展扩张模式是否可以延续并不确定。
“现阶段,瑞幸咖啡已经退市,那么后续坚持运营的资金从哪里来,从前可以通过资本销售市场融资来维系门店运营,现在看很难。而且盈利亦是个大问题。所以,流动性风险、债务融资风险等等可能会接踵而至。”盘和林说。
在周皓看来,虽然现在看起来瑞幸的经营状况较为平稳,但该事件距离完毕还很远,瑞幸的命运仍然难测。“从以往安稳公司等案例看来,能从财务造假中生活下来的公司不多,即便活下来,公司依然可能需要相当长时间洗去信用污点。”
不过,也有业内人士看好瑞幸咖啡的将来。就实体经营层面而言,食品产业预测师朱丹蓬对记者表达,虽然受资本端的影响,但瑞幸咖啡的商业模式仍有可取之处。“今年以来,在疫情的影响下,整个消费行业(510630)景气度下滑,而瑞幸咖啡开了400家门店,单店营收以及总体现金流相对不错,品牌效应叠加规模效应。此外,瑞幸咖啡在建造就业岗位方面也发挥了积极作用,将来其還是有可能会走向良性进展的道路。”
郝俊波表达,目前看来,瑞幸咖啡公司依然在正常经营,假如将来能够产生延续盈利能力,仍然不排解其可以重新上市。“瑞幸咖啡毕竟是法人实体,假如将来公司的责任高管全体换掉,而且能够产生延续的盈利增长,或者有新的满足上市的条件,不排解它重新上市。”
上一篇:投资美股途径:严厉指出当前社区团购存有的低价倾销及由此引起的挤压就业等突出问题 下一篇:美股期权最少投资多少钱_在商量特斯拉筹资历史时
今日股市行情 | 美股行情 | 明日股市预测 | 最新股市消息 | 今日股票推荐 | 今日股市新闻 | 股票入门基础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