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1-01-09 10:35:38
来源:股票啦
股票啦网 www.gupiaola.com 2021年01月09日报道:在2020年
A股成交渐渐分化!
1月8日,两市成交额为1.13万亿,连续5个交易日破万亿。其中隆基股份(601012)、东方财富(300059)、五粮液(000858)、贵州茅台(600519)、中国平安(02318)5只股票当日成交额突破百亿,但与此同时却有2452只股票当日成交额不超过1亿元!事实上,伴随着注册制的不断推进,以及近两年结构性行情的洗礼,A股大盘的成交分化正在更加突出。
数据显示,在2020年,东方财富(300059)、中国平安(02318)、贵州茅台(600519)、中信证券(06030)、京东方A(000725)、五粮液(000858)6只股票年成交额均突破万亿大关,仅这6只股票就贡献了A股大盘年成交额的3.6%!与此同时却有755只股票年成交额不足百亿元。而在最近3个月,共有807只股票日均成交额不足3000万元,其平均日均成交额低于1800万元,表明A股成交差异正在渐渐显现。
资金向优质股票聚合是注册制导向下的必定结局,一些业内人士也表达,过去几十年A股大盘形成的IPO信仰正在被突破。资深投行人士王骥跃估计,再过一两年的时间,销售市场分化会进一步降低企业对上市的预测,届时IPO或将不再被视为企业成功上岸的终点。
A股流动性正在分化
1月8日,沪深两市成交额为1.13万亿,已连续5个交易日突破万亿。当天,隆基股份(601012)、东方财富(300059)、五粮液(000858)、贵州茅台(600519)、中国平安(02318)5只股票当日成交额突破百亿,单只隆基股份(601012)一只股票成交额就高达140亿元。但与此同时却有2452只股票成交额不超过1亿元,乃至还有249只股票成交额不足千万!
若将时间拉长看来,数据显示,东方财富(300059)、中国平安(02318)、贵州茅台(600519)、中信证券(06030)、京东方A(000725)、五粮液(000858)6只股票2020年总成交额突破万亿大关。事实上,仅这6只股票就贡献了A股大盘年成交额的3.6%。但在同一时间内,却有755只股票年成交额不足百亿元。
截至2021年1月8日,在最近3个月内,共有800只股票日均成交额不足3000万元,其平均日均成交额低于1800万元,表明A股成交差异正在渐渐显现。偏低的交易量往往意味着股票减持会遭遇困难,不仅是大股东,乃至一些机构投资者也很难减持——此前,不少投资新三板股票的基金就曾陷入过流动性过低导致的赎回危机。
另一组数据则显示,随着A股上市公司在2020年快速扩容,低成交股票正在进一步被资金丢弃。数据显示,2020年成交额最低的100只股票合计成交2082.34亿元,在206万亿的总成交额中,占比仅0.10%。而在2018年和2019年,这一比例分别为0.24%和0.22%。
而从换手率看来,“旱的旱死,涝的涝死”的情况同样突出,2020年换手率(以自由流通股本为计算基础)高于20倍的股票共有331只,其中美联新材(300586)年换手率高达411倍,而2020年10月刚刚上市的新股九号公司年换手率也达到了106倍之多,大多数股票的年换手率在5倍至20倍之间,与此同时还有115只股票年换手率不超过2倍。
抱团行情还将延续1-2个月?
机构资金的抱团也在加剧股票的内部分化。“12月国内销售市场总体波动上涨但内部分化庞大,抱团现象愈演愈烈,强者恒强特征非常显著,股票正收益概率仅27%,绝大多数股票无法跑赢指数。”华创证券预测师余修文表达,版块上,消费、医药、新能源等基金抱团版块较为强势,金融地产(512640)、黑色周期等相对惨淡。
1月8日,中信建投(H1747)钻研所所长武超也表达,从2018年到现在整个销售市场的机构行为愈来愈突出。不管是新发基金還是增量资金,散户销售市场逐步在向机构化演变,导致重仓的白马股被不断推高。市值在五百亿上下的公司将来可能会进一步分化,好公司与差公司的估值收敛可能很难看到了。销售市场这两年的泡沫化是不分行业的,是整个销售市场核心资产的泡沫化。这背后所隐含的是龙头企业增长确实定性。武超则表达,龙头可能会变,但龙头的泡沫化是不会变的。
东吴证券(601555)陈李在最新预测中指出,这样的行情还将延续1-2个月。中长期看来,投资者实在应该把钻研重心聚合到优质公司上。好公司变得更好,上涨幅度较大公司隐藏更暴涨幅,这种“强者更强”的概率大于“逆袭”概率。在200家“金子”公司里寻觅“钻石”,其性价比强于在4000家“泥沙”里去寻觅“金子”。
注册制突破IPO信仰
在过去的数十年里,一个又一个IPO的造富神话,使得“上市、解禁、变现”成为不少企业主坚信不疑的财富自由三部曲。但在如今的成交分化行情趋势下,解禁期满时股票还能否卖得出去,则成了不少大股东忧心的难题。
据招商证券(06099)统计,2021年全年解禁规模仍较为高,约为4.5万亿元,包含主板2.1万亿、中小板(159902)5734亿元、创业板(159915)1.12万亿元、科创板6998亿元。其中约3.4万亿是首发解禁,1.11万亿是定增解禁,其他解禁116亿元,由此可见首发解禁仍是关键压迫所在。
但需要注意的是,注册制给A股带来的更多变化正在发生——例如销售市场化定价机制下,更多新股正在遭遇破发。数据显示,2020年共有396只新股成功登陆A股大盘,截至1月8日收盘,共有33只新股股价已经跌破发行价,另有83只新股相针对发行价的累计上涨幅度不超过30%。在33只破发新股中,有15只是科创板股票,其中2020年8月上市的凯赛生物下滑最大,最新收盘价为85.5元/股,相针对发行价已跌去35.93%。
兴业证券策略首席预测师王德伦估计,2021年科创板内会大幅分化,既会有“牛股”,也会有“仙股”。交易者结构相对优化、上市和退市革新后资本销售市场“活水”更顺畅、公司优胜劣汰更快,科创板可能先于其他版块实现“港股化、美股化”,前10%公司成交额占比已超70%。
除了上市不再如人们想象中那么一路坦途,退市现行政策的完善也在不断向IPO信仰发出拷问。“注册制下‘宽进宽出’的上市退市标准对投资者的投研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具有更强钻研投资能力的机构投资者将更可能获得销售市场青睐。”天风证券(601162)金融工程首席预测师吴先兴表达,在退市新规下,小市值、交易不活泼的公司以及长期经营不善、延续依靠外部输血、出售资产等盈余治理手段规避退市的公司会面临退市风险。
虽然目前看来,仍有561家企业正在排队(不含“中止审查”)等待上会,另有229家企业已经过会但尚未完成上市,显示企业的上市亲热依旧高涨。但需要注意的是,整个2020年也不过仅有396只新股上市,这些存量拟上市企业或许需要2年时间才能顺利消化完毕。而随着A股大盘渐渐成熟分化,之后是否还会有这么多企业依旧奉“上市”为圭臬,或许需要打上一个问号。
“销售市场分化会降低一些公司上市收益和预测,在肯定程度上影响公司的上市亲热,这是注册制的必定结局。”资深投行人士王骥跃推断,再过一两年的时间,这一行情趋势会更加突出,届时IPO或将不再被视为企业成功上岸的终点。
上一篇:股市预测分析师有带建字的:A股大盘去年下半年摆脱了一波壮阔的结构性牛市 下一篇:李大霄最新股市分析预测 将来指数表现可能会比行情表现的更强劲一点
今日股市行情 | 美股行情 | 明日股市预测 | 最新股市消息 | 今日股票推荐 | 今日股市新闻 | 股票入门基础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