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啦网 www.gupiaola.com 2021年01月03日报道:但总体估值进一步扩张的空间有限
一个充满波折的2020年过去了,一个崭新的2021年到来。站在年初这个关键时点,A股后续如何演绎?哪些黄金赛道更能领跑?销售市场风险在何方?这一系列的问题牵动人心。
对此,基金君专访了赚了至少110%的三位公募基金业绩“领跑者”,分别为广发高端制造(161037)基金经理郑澄然、诺德基金钻研总监罗世锋、华商万众创新混合基金经理梁皓。这些基金经理认为2021年后续仍有结构性机会,估值驱动可能率将渐渐弱化,高景气度行业以及盈利高速增长的优秀公司将是2021年所需要重点关心的领域。
广发高端制造(161037)基金经理郑澄然: 2021年A股估计仍会有结构性行情,但总体估值进一步扩张的空间有限。从企业盈利看来,中性假设下A股非金融的归母净利润有望实现20%左右的增长。受益于经济发展复苏的顺周期行业,有望会在盈利支撑下摆脱结构性行情。
诺德基金钻研总监罗世锋: 2021年依然看好餐饮产业链、医疗保健、新能源等细分领域。关键還是基于人们针对产业链的紧密跟踪以及针对产业和龙头企业进展行情趋势的推断,这些细分领域依然处于高景气度情况,从中长期角度看来具备较高的投资价值。
华商万众创新混合基金经理梁皓: 中长期角度,以A股各行业核心龙头标的为代表的中国资产将是国内外资金加强配置的重点领域。A股大盘增量资金还能否连续2020年相对积极的态势,是2021年影响销售市场的重大因素。
从流动性驱动到业绩驱动
基金君:对2021年的宏观环境、货币现行政策、销售市场机会有何看法?
郑澄然:2021年宏观的关键特征之一是经济发展复苏叠加再通胀。2021年中国经济发展的关键驱动力来自于三方面:第一,上半年仍存有的供需错配带来出口强劲,并拉动相关制造业投资;第二,消费和线下服务业再次修复,特别是后者的修复仍具有较大空间;第三,基建、地产投资走弱,但考虑到地产的库存水平依然较低,地产销售坚持的情况下,地产投资有望展现肯定的韧性。通胀方面,CPI和PPI会隐藏肯定程度的上行,但幅度可能不会太大。
货币现行政策估计会坚持当前“温顺退出”的现行政策基调。一方面,当前经济发展复苏行情趋势较好,叠加宏观杠杆率较高,客观上需要货币现行政策逐步回归常态;另一方面,虽然经济发展逐步复苏,但力度相对温顺,这也要求货币现行政策维持连续性和稳健性,快速转向可能性不大。
综合经济发展基础面和货币现行政策看来,2021年A股估计仍会有结构性行情,但总体估值进一步扩张的空间有限。从企业盈利看来,中性假设下A股非金融的归母净利润有望实现20%左右的增长。其中,受益于经济发展复苏的顺周期行业,有望会在盈利支撑下摆脱结构性行情。
罗世锋:2021年随着新冠疫苗的接种,全球经济发展可能率也将开端逐步复原,整个经济发展的修复链条很可能将由国内结构性修复扩展到全球经济发展修复。为应对疫情对经济发展的冲击,2020年全球关键经济发展体都释放了大量流动性,2021年经济发展依然存有肯定的不确定性,最近的中心经济发展会议上也指出将再次实施积极的财政局现行政策和稳健的货币现行政策,估计销售市场流动性仍将维持平稳情况。在流动性驱动下,当前部分行业的龙头公司估值提升较快,例如消费、科技等版块估值已经处于历史较高水平。因而在业绩复苏的主线下,估值驱动可能率将渐渐弱化,高景气度行业以及盈利高速增长的优秀公司将是2021年关心的重点,食品饮料、医药、餐饮产业链、光伏、新能源汽车等细分行业都是值得重点布局的版块。
梁皓:年底经济发展工作会议给出了重大指引,即维持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同名义经济发展增速基础匹配,这意味着,相比2020年2%左右的实际GDP增速、13%的社融增速,2021年更高的GDP增速、中枢下滑的社融增速已经可以使杠杆率水平维持相对稳定,在这肯定调下,主动的紧信用已经没有特殊大的意义,货币现行政策更多是对疫情期间的比较规性刺激现行政策的有序退出,对销售市场的影响偏中性。
虽然金融条件将确定温顺转紧,A股2020年估值大幅度扩张的行情将面临较大挑战;但考虑到全球经济发展在疫苗落地后开端逐步复苏的局面,以及我国产业升级的长期行情趋势,2021年销售市场有可能更多是结构性机会。
疫情或成为影响销售市场关键因素
基金君:您估计2021年会有哪些核心因素影响销售市场波动?利好和利空各是哪些?
郑澄然:2021年影响销售市场的核心因素关键是有几个:经济发展复苏的延续性和强度、信用增速回落的速度。假如经济发展复苏行情趋势能够连续,上市公司盈利增速预测能够得到兑现,那么A股大盘的估值压迫就可以得到释放,这是2021年重大的利好因素。此外,“十四五”规划的具体内容会渐渐明朗,符合产业现行政策导向、具有供给壁垒的一些新兴产业方向,需求存有超预测的可能,这还是潜在的利好因素。假如经济发展复苏不及预测、信用增速下滑又超预测,则可能成为A股大盘的利空因素。
罗世锋:2021年疫苗在全球层面对疫情的操纵情况及其对经济发展复苏节奏和力度的影响,可能率将成为影响2021年销售市场波动的关键因素,此外中美关系的进展方向,以及疫情后流动性退出的节奏和方式,都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销售市场行情。目前看这些仍充满较大的不确定性。
梁皓:中长期角度,以A股各行业核心龙头标的为代表的中国资产将是国内外资金加强配置的重点领域。国内存款搬家,北上资金卡位核心资产的行情趋势仍未完毕,2019年以来资金的大幅流入直接抬高了A股大盘的估值中枢,宏观流动性温顺转紧的环境下,A股大盘增量资金还能否连续2020年相对积极的态势,是2021年影响销售市场的重大因素。
货币现行政策、经济发展复苏节奏等成潜在风险点
基金君:2021年销售市场可能会存有哪些潜在风险?
郑澄然:潜在风险可能有几个:一是疫情的反复和疫苗接种的效果依然存有不确定性。目前一致预测是海外能够在二季度实现较大面积的疫苗接种,在此基础上,推演出海外经济发展2021年二季度之后隐藏突出修复。假如疫苗接种进度不及预测或者疫情本身隐藏超预测情况,那么2021年全球经济发展复苏的逻辑可能会被破坏。
二是全球政治局势的不确定性。拜登上台后,销售市场预测中美关系可能隐藏阶段性缓和。假如外部贸易环境发生变化,则可能对科技等产业带来影响,这还是潜在的风险。
三是现行政策和经济发展可能隐藏阶段性的错位。当前经济发展复苏的行情趋势较好,现行政策也在温顺退出。到2021年二季度之后,假如隐藏经济发展复苏放缓,是否会有相应的现行政策进行应对,可能会阶段性扰动销售市场心绪。
罗世锋:海外经济发展的复苏节奏及销售市场波动是值得重点关心的潜在风险之一。目前全球疫情仍存有较大的不确定性,海外疫情延续的时间可能会超出销售市场的预测。近日美国日新增确诊病例超过20万例,英国报道发觉新的新冠病毒变体,海外疫情再次隐藏反复的概率较大,这都将影响全球经济发展的延续复原。此外,中美关系以及地缘政治的变化等因素,也可能是影响销售市场的潜在风险。
梁皓:2019年以来销售市场总体估值水平已经隐藏了系统性的抬升,部分行业龙头估值处于历史高位,历史经验看,在较高估值水平下,销售市场可能会放大宏观、中微观层面的一些利空因素,波动加大,短期下滑超出预测。站在当前时点,宏观层面美联储对通胀的态度、国内紧信用的进程,中微观层面行业的高频数据,股票的业绩表现都有可能在某个时点成为风险释放的“催化”因素,但站在中长期角度看,事件性的杀估值在短期心绪释放过后或为较好的介入机会。
看好餐饮产业链、医疗保健、新能源等
基金君:针对2021年的销售市场,更看好哪些产业、领域的机会?
郑澄然:首先是符合当前产业现行政策方向的行业。“十四五”规划意见稿、中心政治局会议以及中心经济发展工作会议的产业现行政策基础紧紧围绕“双循环”展开。具体看来,科技创新和内需提振是较为明确的方向,符合产业现行政策导向的行业包含大消费领域的行业和高端制造(161037)和科技创新相关领域。
其次是受益于全球经济发展复苏的行业。2020年中国经济发展复苏超预测的点关键在于出口,这背后是全球的供需错配。中国由于疫情防控得力,供给在疫情后快速回复,但由于海外疫情的反复以及财政局支持方式不同,消费能力没有受损但供给能力迟迟没有复原。这种供需错配下,很多中国制造业企业在快速抢占全球的销售市场份额。其中,人们期望找到的是本身就具备全球竞争优势的企业:短期的供需错配会加快其销售市场份额的猎取,疫情后,海外供给的修复也不会导致其份额回吐。这类行业包含电子元件、化工、家电、汽车零部件等。
罗世锋:2021年依然看好餐饮产业链、医疗保健、新能源等细分领域。关键還是基于人们针对产业链的紧密跟踪以及针对产业和龙头企业进展行情趋势的推断。这些细分领域依然处于高景气度情况,从中长期角度看来具备较高的投资价值,可能率可以延续的为投资者带来超额收益。
梁皓:销售市场经过2年的上涨,总体估值有较大抬升,2021年可能需要看得更长远一些,优选有长远进展前景、成长性好、有核心壁垒的企业进行配置。虽然短期上涨幅度较大,但长期看来,这些公司依然具有建造良好回报的潜力,比如医药、新能源车(501057)、食品饮料等领域的一些公司,将来都将会延续关心。
关心港股新经济发展、大消费领域
基金君:当前港股销售市场估值较低,从A股和港股销售市场看来,将来更看好哪个销售市场的投资机会?
郑澄然:从宏观维度上来说,AH股的盈利紧跟国内宏观经济发展,没有显著差别,因此,经济发展复苏对AH股都会带来盈利上的支撑。不同的地方关键是两者对流动性的敏感度不同,以及由于投资者结构的差异导致估值水平不一样。总体而言,我认为,A股、港股2021年可能率是以结构性机会主导。只是两个销售市场的优势有所不同,A股在大消费、高端制造(161037)等领域有着中国最优秀的公司,而港股在互联网等新经济发展领域有中国最优秀的公司,这些都是值得关心的方向。
罗世锋:从港股上市公司结构中可以看到,目前中资股的总市值以及利润占比已经占到销售市场总体的80%以上水平。从整个基础面看来,港股销售市场基础面行情趋势与A股有较强的相关性,2021年港股和A股大盘的基础面可能率都是处于修复向上的情况。从估值看港股总体估值相对A股低一些,但内部版块估值分化较为突出,部分消费、科技版块2020年估值也有较大幅度的提升。人们更加注重自下而上从行业及公司基础面角度去做投资,站在产业链的角度在A股和港股中做配置。港股销售市场近几年新经济发展的占比在不断提升,同时有些大消费的细分领域也具有很强的竞争力,这些都是人们重点关心的投资机会。
“黄金赛道”或隐藏分化
基金君:2020年以来,“黄金赛道”科技、消费、医药版块上涨幅度突出,如何看待科技和消费版块2021年的投资机会?
郑澄然:科技和消费都经历了一轮估值扩张,估值分位处于相对高位。用过去5年的估值分位数看来,以食品饮料、家用电器为代表的消费类行业的估值处于过去5年几乎是最好的估值水位。科技内部分化较为突出,通信的估值已经隐藏突出回落,但半导体材料(512480)相关行业的估值相对较高。
消费和科技行业要么是远期盈利确定性高,要么是远期成长空间大,这背后是较好的商业模式和供给壁垒。长期看,这些行业所处的都是相对优质的赛道,虽然短期估值较为高,但假如盈利可以兑现或者估值有所回调,配置价值還是较为高,毕竟在经济发展增速中枢下滑的背景下,成长性和盈利的稳定性值得肯定的“估值溢价”。
罗世锋:人们认为高估值背后反应了销售市场针对高成长性、高确定性公司赋予的估值溢价,2021年对这些行业基础面的验证将成为销售市场关心的重点。消费以及科技版块中部分景气度较高的行业依然具有较高的投资价值,这些细分赛道将来销售市场空间广阔,站在三到五年乃至更长的维度看都将维持较高的增速,是值得长期布局的方向。不过,在股票层面可能会存有较大的分化,部分竞争力较弱的企业可能将面临估值回归的风险。
梁皓:科技和消费是承载着中国将来经济发展进展的两大引擎。假如人们回首一下过去A股5-10年以来有哪些行业长周期跑赢销售市场,总的看来是消费和科技这两个大的版块。
具体看来,消费的细分行业很多,有两块特殊重大,一是食品饮料,二是医药。先看来食品饮料,国内高端白酒的行业空间延续快速增长,竞争布局比较稳定,龙头公司有很强的品牌溢价,护城河在不断加强的过程当中。从现在往后看,这个布局短期看不到有发生改变的可能性。而医药版块涉及的域特殊广,既有消费属性又有科技属性。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比例的逐步提升,和消费升级带来的一些诸如身高干预、医美之类的新需求,医药一些细分子行业的龙头有望延续跑赢销售市场。
针对科技版块,例如电子、半导体材料(512480)、新能源车(501057)等,都是符合当下國家科技战略升级方向的行业。当前人们正处于新一轮产业技术周期的起点,将来5G和AI等领域的技术进步,将切实改变现在的生活方式,同时也将为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和新能源车(501057)等众多行业带来庞大的投资机会。信任这些领域将来也能够给投资者带来满足的回报。
意见投资者用长维度来投资
基金君:您如何看待去年和2020年权益基金大爆发,背后原因是什么?对将来这类基金进展有何期望?
罗世锋:近两年随着理财刚兑突破,居民财富配置开端逐步向权益基金转移,同时权益基金也给投资者带来了较好的投资回报。从收益率看来,近几年公募权益基金的收益率总体较高,大幅超越大盘指数的上涨幅度,财富效应也进一步强化了居民资产配置的行情趋势。背后的原因是我国资本销售市场不断走向成熟,机构投资者的比例在逐年提升,同时外资延续流入国内销售市场,使得A股总体投资理念也逐步向价值投资回归。人们认为将来这些行情趋势仍有望连续,权益基金的蓬勃进展可能率将是将来相当长时间的关键行情趋势。
梁皓:居民存款搬家,理财方式相对有限是权益基金爆发的一个重大因素,但背后更核心的销售市场背景是过去几年A股大盘已经涌现出了一批行业布局不断改善,公司研发、治理水平比较突出的优秀公司,在科创板、注册制的推出后,A股大盘的“优质供给”不断丰富,这和十年乃至五年前的销售市场局面有着天壤之别,在优质供给的吸引下,考虑到我国居民资产中权益资产的占比依然较低,有理由信任目前这一行情趋势仍可延续。
上一篇:2020股市预测分析图-在各家券商的金股名单中
下一篇:今日股票行情预测分析预测 中美博弈处于真空期